展出实物。 陈晨 摄
电影《你好,李焕英》正在热映中,影片中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爱情故事,引发了大家的集体共鸣和怀旧热潮。那你知道,上世纪扬州的“李焕英”们是如何结婚的吗?
2月20日上午,“鸾凤和鸣——扬州婚俗影像实物展”在广陵区汶河街道旌忠寺社区仁丰里老照片馆正式开展。展览分为老照片、结婚证书、结婚用品等几大类,展示了从晚清民国时期至现当代的扬州婚嫁习俗。
走进实物展,映入眼帘的是,一张张结婚照、结婚证书及一样样结婚用品,仿佛置身祖辈的婚礼现场,怀旧情感油然而生。
记者注意到,在结婚照片中,有大金融家胡笔江和冶春后社诗人、书法家王景琦结为儿女亲家的照片,有扬州烈士曹起溍的结婚照,有逸圃主人李鹤生后人李崇德的结婚照,还有华氏园后人华曾吉姐弟当花童的照片。在结婚证书系列中,有一张订婚证,扬州著名画家顾伯逵担任证明人。在结婚用品中,有陪嫁的食盒、大礼盒,描金食盒内有毛笔书写的“陇西妆奁郡”等字。
实物展现场,还有人们所知的结婚三件套——“三转一响”和很多成双成对的大红喜字。“这里的老物件,见证了我们那个年代的爱情故事。”81岁的胡大爷感慨道。
老照片馆相关负责人介绍,这些老照片是他多年来精心收藏的。里面既有晚清民国时期扬州大户人家联姻的场景,也有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人拍摄的结婚照,还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扬州举行集体婚礼的珍贵画面。
收藏爱好者张玉顺展示了自己收藏的婚俗实物。他说,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扬州人结婚时,男方要准备“三转一响”,也就是自行车、缝纫机、手表和收音机。女方要准备“小八件”,即脸盆、茶杯、漱口杯等日用品。
一件件充满年代感的收藏品,是扬州婚嫁习俗发展变迁的见证,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。展览设在仁丰里72号的老照片馆,将持续到3月底,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前去参观欣赏。(扬州晚报记者 陈晨)